苏轼在《定风波·三月七日》中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知为什么,看白子一《寻茶问道》一书的时候,印入头脑中的却是这一首词。料想,白子一行走于各个茶区的时候,虽然没有“穿林打叶声”,却一定可以听到风吹过茶园的声音。茶园多半处于山区,路虽然不至于那么难行,虽然未必非得需要一路披荆斩棘,却肯定是经历了一番“十年辛苦不寻常”,才赢得了那悠然自得的此刻芬芳!而且,一定是这样的!
因为是如此的喜欢茶,甚至达到了如《寻茶问道》中所记载的这样对茶如痴如醉的程度,相信白子一肯定对“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这一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自己就觉得,别人肯定觉得她是在发神经了:从光鲜的投行辞职变成一个茶艺老师,整天往茶山里跑,而且一跑就是十一年!她一定是沉心于茶杯中那“一抹温暖的香甜”而无法自拔,所以才到处留下了她寻茶的身影、喝茶的芳踪、人生的感悟以及用心的考证。在知名茶人静清怡看来,一个年轻人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已足见她的那份不懈努力,更感受到了一种后生可畏!
茶的生命是有轮回的。当它从摘茶人的手中脱离了茶树之后,便经历了两次精彩绝伦的轮回。一次是在制茶人的手中化腐朽为神奇,一次是在茶艺师的手中脱胎换骨。
我是今年才接触了茶与茶艺的,但从此便有了一种“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感觉,不是贪恋口舌之间的纯味,也不是期待沁人心脾的回甘,而是喜欢上了乐此不疲的行走。去茶叶的原产地熟悉它的生长环境,去茶叶的加工地了解它的制作工艺,去茶叶的集散地追寻它的漂流足迹。
这条应该不能说是轻松的旅程——如果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又何苦来折磨自己呢?!所以本期推荐的“寻茶问道”的目的地是我们熟悉西湖龙井的原产地之一——梅家坞。
都说龙井近佛,染了西湖的灵气,既有出世之风雅淡然,又有入世之平和。
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之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西湖龙井茶的香气和真味沉郁水中,与水相融。
依靠口腔与鼻腔慢慢体会,豆香、兰香隐含在绵绵茶汤中,含蓄内敛。
那种细微地触动着味蕾而产生的愉悦舒畅,,就是“此无味之味”,方为至味了。
传统的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为全手工工艺,这于2008年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达到西湖龙井的“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除了选用山场好的原料,更离不开那独特而精湛的炒制工艺。
一直以来,高档的西湖龙井都是使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这样才能最好的呈现西湖龙井特点。
全手工炒制的龙井数量向来不多,而炒制出来品质优异的则更为稀缺。
择一周末,我们在茶山采一芽叶,细细咀嚼,苦涩过后,满是清甜,齿间留香。这个味道,那才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真实的味道。偷得浮生半日闲,取杯对饮龙井,方才不负十里春光。
活动时间:6月30日—7月1日
活动费用:998元
集合地点:素和茶舍客栈(云栖花苑36号)
活动内容:
1.第一天下午及晚上,在梅家坞打太极、品茶论道、调理身心;
2.第二天上午在云栖竹径里尽情呼吸,享受森林氧吧;
3.第二天下午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由专业人士带你了解一片树叶的故事。
带队导师:何海陵
活动人数:只限8人
注意事项:
1.以上价格含住宿一晚,用餐三正一早(素斋),禅修、茶艺和养身三节课费,品茶费,景区门票和讲解费;不含上海往返集合地的费用。
2.大人小人同价。
3.因在山区,请随身备好防蚊虫装备。
4.上海地区前往,建议G1501(10:03虹桥站—10:58杭州东站),或者G7351(9:38上海站—11:07杭州站)。
报名者请扫码咨询。
往活动内容与照片:
素和茶舍客栈
本次茶旅的授课老师
本次授课教室
晨练
禅修悟道
云栖竹径一景
云栖竹径一景
带你识别植物
推窗见山
曲径通幽
千年古树
素斋
素斋
素斋
素斋
城南草堂,是一个以学习考古文博、历史建筑及本地历史地理为主的文化爱好者群体组织,通过线上交流,茶会读书,城市寻访,参观考察等活动,研习古典生活美学,提倡手工匠人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城南草堂文保志愿者团队,是一个建立在“城南草堂”组织之上,以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为使命的公益志愿者团队,旨在通过城市寻访、古迹考察,博物馆参观、知识讲座等方式学习文保知识,弘扬文保精神。
城南草堂、城南草堂文保志愿者团队,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