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习惯把泰伯
视为吴地居民的祖先
其实,在“泰伯奔吴”之前
吴地土著已存在了数千年
1974年春,澄湖西岸的车坊在围湖造田时,村民在湖底发现大批文物和古井。南京博物院与吴县文化馆随即配合清理古井150口,出土各类器物1200余件。这些器物分别属于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西周及汉至宋各个时期。充分说明此地在数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繁衍,由于地势较低,经常受洪水侵淹,直到北宋末期,原住民不得不撤退到附近地段生活。
据专家考证,这处被湖水淹没的城邑,便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摇城的遗址所在。《越绝书》“吴地传”有云:“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稻田三百顷,在邑东南,肥饶,水绝。去县五十里。”摇城,吴国的王子曾居住在这里,后来,越摇王也居于此。在城东南,有三百顷稻田,土地肥沃,水源好到了极点。城邑距离都城五十里。这处地方,位于今天的澄湖西侧与车坊的瑶盛和大姚一带。
▲图片来自漫澄湖
吴国被越国所灭,吴地称勾吴,,暗示吴国属于他的了。这个越王摇与苏州有什么渊源呢?越王摇是勾践的后裔,生活在战国末期。他的前任越王翳曾从越地迁都姑苏(今苏州)。越王摇在苏州生活过十几年。公元前214年,越王摇被秦始皇打败后,就迁回大溪(今浙江温岭),后又迁往东瓯(今温州)。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废除瓯越王摇,赐驺姓,设会稽郡。几年后,驺摇随项羽反秦,因受冷遇而归乡,后随刘邦打败项羽。公元前192年,驺摇受汉皇封为东海王,于公元前185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摇城因越王摇曾居于此而得名。从出土文物看,在越王摇来苏州之前,这个地方早就有人定居了。
车坊的瑶盛、大姚、澄墩等村庄,濒临澄湖,“围湖造田”人为地把田地向湖中延伸了几里,致使摇城遗址部分被埋在了农田下。车坊盛产“水八仙”和优质稻米,与古籍上记载的信息相符。摇城与瑶盛的读音极其相似。1986年,摇城遗址被列为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9月下旬,位于澄湖北岸的甪直镇郭巷村一带,在湖底清淤取土时又发现历史遗存。苏州博物馆和吴中区文管办再次进行了发掘。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发现水井402口,灰坑443个,出土各类文物近500件。有崧泽文化时期的彩绘陶瓶、黑皮陶壶,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珍贵文物。还有一定数量带有中原文化因素的仿铜陶器,因为吴地曾经作为楚国的属地,自然而然吸收了外来的工艺。
▲甪直摄影家协会张惠娟摄
这两次发掘都证明了澄湖的西北部,曾经是一座城邑,与地方志上记载的不谋而合。据《吴郡甫里志》载:“陈湖,相传旧本陈州,沉为湖。迄今水清浅时,底有街井,上马石等物,舟人往往见之。”澄湖北岸的席墟(古代种植席草和交易草席的地方)、支家堰(筑坝拦截洪水、保护家园)、东关(摇城东部的一处关隘)等地名,隐约说明这一带在古代便已人丁兴旺、商业繁荣,是一处规模不小的城镇。
澄湖旧称沉湖、陈湖,“地陷成湖”是成立的,但沉下去的并不是陈州城。真正的陈州,位于河南,今周口市淮阳县境内,该地有太昊陵、平粮台和曹植墓等古迹,戏剧《陈州放粮》的故事,说的就是那里。晚唐诗人陆龟蒙、皮日休等,经常泛舟吴淞江,从甫里到松陵游玩。吴淞江距离澄湖很近,但他们的诗文中从未提及数万亩水面的陈湖(今澄湖),而南宋乾道八年,寂堂禅师在碛砂洲建延圣院时,澄湖已形成。据此,澄湖当在五代十国至南宋初期逐渐形成。
尽管,摇城遗址在澄湖西北部,已被专家确认,但摇城的前身,还可推前二三千年。甪直地区的先民,依水而居,并通过凿井,创造水源,抵抗干旱,从纯粹的依赖自然,向合理利用自然过渡。而原始村落和碳化稻谷的发现,说明距今五千多年前,甪直的祖先已开始种植水稻,不仅证明了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同时也表明当时社会经济开始从渔猎经济向稻作农业经济转化。各种实用陶具和精美玉器的大量出现,说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冶炼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吴趋访古录》有“陈湖”诗:“沧海桑田事有无,陆沉空复吊陈湖。烟波笠泽鱼龙影,风物江乡蟹稻区。岂是昆池余劫火,任教水国长茭芦。蓬莱清浅今三度,井石分明竞沼吴。”沉睡在澄湖水底的城池,人类活动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北宋,数千年绵延不息,可见此遗址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文:李建荣)
李建荣,笔名李明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的农家子弟,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致力于小说创作,已出版《环保局长》《我是老师》《毕业当村官》《女推拿师》《除了你还有谁》等多部图书。其中,,并入选为苏州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环保局长》部分章节入选澳大利亚高中教材。李建荣先生是吴中区作协理事,吴中区第二批文化艺术重点人才,新浪网原创工作室版主。现在甪直镇文体中心从事地方志编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