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茶按照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其中,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为轻微发酵茶,黄茶为轻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为半发酵茶,红茶为全发酵茶,黑茶为后发酵茶。
一、绿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绿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中国绿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生煮羹饮、烧烤后煮饮、晒干收藏、原始晒青、原始烘青、原始炒青、蒸青粗茶、蒸青末茶、蒸青散茶、蒸青饼茶、炒青和烘青散茶、掺香绿茶、窨花绿茶、直到近代千姿百态名优绿茶的产生。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历代茶人不断创新的结果。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有一种论点认为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信史《华阳国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曾向周军献茶。这条文献记载将茶叶的种植历史追溯到3000年以前。两晋南北朝时期,为方便储藏和运输,出现了将散装茶叶跟米膏一起制成茶饼的晒青茶,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初唐时期。张揖《广雅》中有:“荆巴间采叶做饼,以米膏出之。”“荆巴”,是指现在的湖北与川渝地区,这是关于茶叶制作的最早记载。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
唐朝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蒸青饼茶取代了晒青饼茶成为当时茶的主要形式。蒸青茶克服了晒青茶加工后仍有浓浓的青草味这一缺点,使茶叶的味道更加鲜爽。陆羽在《茶经》中,对于饼茶的制作有详细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培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蒸青后压制的茶饼,穿孔是为了贯串烘焙的方便,通过烘焙干燥,去掉青气,增加香气,便于保存。唐代的蒸青绿茶主要采用煎茶法烹制。
为了进一步消除茶饼的苦涩,到了宋代,在鲜叶蒸青之后,又增加了一道压榨茶汁的工序。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写到:“蒸压惟其宜,研膏惟良。”由于蒸青饼茶在压制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茶香,而且制茶过程费时费力,于是就出现了蒸青散茶,蒸青散茶是将茶蒸后直接烘干,这样就很好地保持了茶叶的香味。自宋朝至元朝,蒸青饼茶和蒸青散茶一直并存,直到明朝初年,这种局面才被打破。宋代的蒸青绿茶主要采用点茶法品饮,宋代的蒸青绿茶制作工艺、点茶法和茶宴仪式传至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品饮抹茶为主的日本茶道。
我们现场品饮的炒青绿茶是在明代逐渐兴盛起来的。1391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于是,不再有蒸青饼茶,而独存下来的蒸青散茶在明朝前期大行其道。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不过直到元朝才在王祯的《农书》中提及。到了明朝,炒青工艺日趋完善,已经有杀青、摊凉、揉捻和焙干等全套工序了,非常接近近现代的炒青绿茶制法。明代对于炒茶法的记载较多,比如 明代许次纾著的《茶疏》中,在“炒茶”一节记述:“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侯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绵大纸,衬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瓶收藏。”这是烘青绿茶的制法。
二、红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众所皆知,红茶是源自中国。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于明朝中后期(约1568年),创制而成,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记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闽红".此为"祁红"的开端。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 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
红茶从中国走向欧洲是从17世纪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的。据史书记载,欧洲进口红茶的确切时间是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整个亚洲贸易,他们最先把红茶带到了欧洲,随后饮用不发酵的绿茶的习惯传到了法国和英国。
三、小结
从中国六大茶类的发展历史看,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资料得知绿茶的发明远早于红茶,至少早了七、八百年。从制茶工艺由简至繁的发展规律看,不发酵的绿茶在出现也早于全发酵的红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中国绿茶的创制早于红茶,也就是说先有绿茶,后有红茶,红茶是在绿茶加工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