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浦江边,我的乡愁
文|绿茶
每次到泉州都有种回老家的感觉,泉州和我老家温州神似,那种味道,那股气息。两年前到安溪,就感受到了,山城安溪特别像老家县城平阳。我很好奇这种离奇的相似,去年回老家特意查了一下族谱,我家祖上果然是明朝时从泉州安溪迁来。
日前,应泉州丰泽区政府之邀,六根中的四根来参与“2018丰泽区首届蟳浦民俗文化旅游节”采风。蟳浦渔村的“妈祖巡香”有着千年传统,一定要来感受一下。
车开进蟳浦渔村,就有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可能这种独特的味道只有我这个同样在渔村长大的人才能细微感觉到。
“妈祖巡香”人群已经挤满了渔村,锣鼓喧天,鞭炮齐响,火药味掩盖了渔村的味道,下车后我一个人悄悄遛去了江边,离开了这片热闹和狂欢。
蟳浦江边,晋江滩涂,我坐在一条废弃的小渔船上,看着岸上熟悉的渔村发呆,离开老家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在另一个地方感受到这梦里曾无数次出现的画面:渔村、渔船、滩涂以及浑浊的江水,招潮蟹在身边爬来爬去,跳跳鱼扭着身子优雅一跃……这淡淡的乡愁。
蟳浦江边的渔船
我喜欢江边的滩涂,童年的记忆中,滩涂是最欢乐的场所,这片浑浊的泥土里,有我童年深深的影子,多少逃学的日子,都玩在滩涂上,那些鱼虾、江蟹、贝壳、海螺及各种近海生物,都是我童年最亲近的玩伴,也是打开我味蕾的最佳方式。江边的渔民们,靠江吃江,每个人都有拿手的捕鱼虾蟹的手法,小小如我,也总是满载而归,快乐满足。
滩涂上捕捞的渔民们
泥泞的滩涂,不是渔村人不能体会它的魅力,这片泥土下有数之不尽的美味,这些野生海味,比之我们传统理解的大海里的海鲜更为美味。因为江水是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之水,这些近海生物有着独特的生存本领和适应能力,故而成就它们独特的味道。
比如有一种贝壳叫淡菜,可清蒸或煮汤,美味至极,而且营养价值和食疗效果俱佳。学名叫贻贝,各地渔村有不同叫法,淡菜、青口、海红等均有,我老家叫淡菜。因其繁殖能力超强,数量很大,海边岩石上随处可见,是渔村人像蔬菜一样的寻常吃食,又因其清水白煮无需放盐就很美味,故而,被称之为淡菜。
贻贝繁殖能力超强,海边岩石间密密麻麻全是
《海错图》中聂璜画的贻贝
我非常喜食淡菜,也喜欢在江边岩石间挖淡菜,但每次挖淡菜回来,双脚总是伤痕累累。因为这些岩石上,除了淡菜,还有牡蛎、紫菜、海苔等,紫菜和海苔都很滑溜,经常一不小心就滑一跤,屁股或脚就会踩到牡蛎壳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直冒。
滩涂上的泥是止血良药,捧一把泥糊在伤口上,不一会儿就止血了。这些泥浸泡在江水中,咸咸的,有杀菌功能,伤口通常不会因为没有及时清洁而感染。我现在双脚上还有儿时留下的一些伤疤,每次看到,都能回忆起在江边挖淡菜、抓螃蟹的种种。
说到滩涂这些生灵,有个人不得不提。他叫聂璜,是清康熙年间杭州的一位生物画家,曾在浙闽沿海各渔村游历多年,和渔民们交流并把自己看到的海洋生物一一画下来,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聂璜完成《海错图》一书,绘有300多种沿海生物。
《海错图》中的龙虾
《海错图》中的海螺
《海错图》中的海豚
雍正年间,太监苏培盛(没错,就是《甄嬛传》里的苏培盛)将这部《海错图》带到宫廷,至此这部全面描绘沿海生物的图画书长居紫禁城。之后,乾隆、嘉庆、宣统等历代皇帝都读过并喜爱这部书。直至日本,故宫文物南迁,四卷本《海错图》分东离西,前三册现藏北京故宫,第四册则归于台北故宫。
不知道聂璜当年是否在蟳浦这片滩涂写生过?但他笔下画尽了江南沿海最常见的物种,我想象着他当年由宁波舟山群岛沿海岸线南下,象山、台州、温州、福鼎、福州、莆田、泉州、厦门,一路走、一路吃、一路画。一个书生,不是上京赶考,却是南下吃喝玩画,鱼腥味和墨水香,伴随着咸咸的海风飘散,这画风太有想象空间了。
远处的鞭炮声和锣鼓声,硝烟四散,我还在渔船上发呆。身边的招潮蟹又从洞里悄悄出来晒太阳,刚刚我来的时候它们纷纷快速缩进洞里,整个滩涂看不到一点动静。这一会儿功夫又热闹起来了,公蟹们有的举着大螯互相打斗,有的在勤奋刨土,可能想找个小海螺解解馋,母蟹们多数在修整自己的洞口,想营造一个更安全隐蔽的居所。
公招潮蟹有大螯(前)母的没有(后)
成群结队的招潮蟹
跳跳鱼似乎无视招潮蟹们的存在,在滩涂上优雅弹跳,它们也被称为弹涂鱼,有漂亮的背鳍,跳跃时背鳍张开,有鲜艳的蓝色花纹,出淤泥而不染。弹涂鱼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每当退潮时,它可以依靠胸鳍爬行跳动于泥涂上,或爬到岩石或岸上,离水生活的习性让它比大多数鱼类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涨潮后,弹涂鱼会躲到自己挖的洞穴内躲避食肉鱼类的攻击。
跳跳鱼优雅一跃
《海错图》中的跳跳鱼
跳跳鱼和招潮蟹是滩涂上主要成员,,但相处的还算和谐,不以对方为敌。因为和人类近距离生存,它们练就了高超的逃生能力。跳跳鱼跳跃速度很快,人们徒手是很难抓住它的,而且它们有隐蔽的洞穴,很快能隐身不见。招潮蟹的洞穴也很深,人们只要远远靠近,它们会迅速钻入洞穴,直到确认安全才会悄悄出来。
招潮蟹和跳跳鱼和谐相处
当然,渔村人和它们长期相处,也有一套捕捞的技巧。我小时候,最喜欢和招潮蟹玩,快速地冲到蟹群里,有些招潮蟹会反应不过来,一时找不到自己的洞口,还有些会就近钻入别的蟹洞里,主人回来时会被轰出来,这些找不到洞或被轰出来的蟹就很容易抓住。
我还有一种最开心的抓蟹方式。观察好一些比较大只的蟹,在洞口放上打好圈的绳子,人远远地呆着,等招潮蟹确认没有动静悄悄出洞口时,身子在洞口一半时一拽绳子,蟹就朝我的方向飞来,它也找不到自己的洞四处乱窜,就很容易抓住了。同时放置很多这样的绳子,小半天能抓半脸盆。招潮蟹并没有多少肉,通常是把它们的大螯掰下来蒸熟吃,身子要么油炸、要么腌制。
跳跳鱼的抓法有很多,老家渔民使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是:涨潮后,跳跳鱼密密麻麻靠在岸边。用一个很大的网兜,兜底很长很深,而且有个小兜能防止跳跳鱼外逃。一根长长的手柄拉着网兜,人经过时跳跳鱼们会跳到水里,刚好就落入随后而来的网兜,走约一公里,网兜里就沉甸甸装了好几斤跳跳鱼。回家油炸晒干,新鲜美味无比。
为了直观,画一个我捕捞跳跳鱼的画面
虽然渔民们有各种办法捕捞它们,但这两种滩涂成员因为数量巨大,一直家族繁荣。然而,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如今大多数临近城市的滩涂已经见不到近海生物。这些年回老家,江边滩涂上它们的身影已几乎绝迹。很高兴在蟳浦江边,还能看到这样繁荣的滩涂生物景象,还能这么近距离地观察它们,看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嬉戏打闹。
江边滩涂上,还有很多渔村人熟悉的生物,牡蛎、泥螺、蛏子、石蟥、小红鳗以及蟳等等,我本来特别想去蟳浦渔村菜市场看看,相信那里会看到这所有的海产,但行程匆匆未能成行。在渔村里看到一个蟳浦阿姨在剥牡蛎,我们靠近合影,蟳浦阿姨笑容灿烂,蟳浦女之美,在这些生活日常间。小时候在江边玩,我们小孩都会随时撬牡蛎生吃,那原生的味道至今回味。
我们和剥牡蛎的蟳浦阿姨合影
最后,再认识一下蟳浦的蟳。
蟳,青蟹,蝤蛑
蟳是海洋中众多螃蟹的一种,通常称为青蟹,生活于近海及江边滩涂,肉质鲜美,也被称之为“膏蟹”,我们老家叫法是蝤蛑(you mou)。这种蟹可谓江岸一霸,是近海最凶猛的生物,那两只大螯高高举起,小时候我虽然很渴望抓到它,但每次面对一只大蝤蛑时,还是非常发愁。有时候会被它的大螯咬到,鲜血直流哇哇大哭。
《海错图》中聂璜画的蟳
退潮后,江边有很多寻蟳人,积水的滩涂、石头夹缝间以及蟹洞里,都有蟳出没。我酷爱抓蝤蛑,也酷爱吃蝤蛑,无敌爱醉蝤蛑。一只活生生的蝤蛑,放入自家酿的黄酒里,蝤蛑咕嘟咕嘟喝酒,放置一两天,鲜嫩无比的醉蝤蛑简直是人间美味极品。蟳浦想必是以蟳闻名,后来我们在村口海鲜酒楼用餐,吃到了蟳浦之蟳,果然是美味无比。
蟳浦江边,众人狂欢的氛围下,我独自沉醉在这乡愁中,这是我的蟳浦之味。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1296篇文章。
-END-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
六根开通于2014年6月6日
不仅是我们六个人的平台
更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2018年1月18日,六根作者队伍扩容
杨苡 黄永玉 王鼎钧 秦岭雪 刘再复 郑培凯 张新颖 毕飞宇
张翎 梁鸿 曹可凡 鲍尔吉·原野 赵丽宏 何冀平 王尧 盛可以
陈河 马未都 罗雪村 周吉敏 汪凌 张宏明 张家鸿 殷健灵
古清生
……
更多大咖作者陆续亮相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
点击阅读原文,七五折购买《寻找中国》系列图书第一批三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