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文天地】
稻谷香
文/李淼 115
那是一阵迷人的稻谷香,让人沉醉,让人回味。
当第一束阳光照入竹子林,在竹叶上的露珠开始有节奏的跳动,一只小鸟小心翼翼的立在树上,用清喉歌唱。
一滴汗水滴入田中与泥水混合在一起,。一个身影在田中穿梭着,那是一位正在挥洒汗水的农民。强烈的阳光暴晒他那黑黝黝的皮肤,农民抬头看了看天空和稻田,满脸笑意。
树枝上的鸟儿开始嬉戏起来,却又沉醉在这道花香中。孩子们快乐的坐在田埂上,呆呆的看着稻子忘了回神,若不是因为父母的“严禁下田”。他们早就可以下田显身手了。他们有时可以捉了个青蛙或者因为抓到一条家养的小鱼儿换洗雀跃……而现在他们就像是没有玩具的幼婴,嘟着嘴巴,挽着裤脚,只想玩他们的“专属”。
昆虫们可没闲着,当“稻花香”信号已放出,它们就匆匆赶来了!它们与农民一起不辞辛苦的授着粉。风儿也帮了个小小忙,帮助花粉宝宝们更快的到达目的地……
那是一股稻谷香……农民刚刚忙完他的任务,他看着稻田,自己突然笑了……我们不知道他笑什么,也许在笑今年的气候适宜稻子,也许在笑今年自己家不会再挨饿了,又也许这种独特的香气才是他内心最深处的快乐吧!
终于,饱满的果实挂在它的头上,稻谷香已经在空气中弥失……一把镰刀,一套流利的动作,一大片的水稻乖巧的倒下来。重重的水稻让一家人的脸上都有了满足的笑。几个季节就开始让田地变得如此如此孤单!
明年稻谷香依旧会飘来,无人问津的稻谷香吸引着很多很多的昆虫……
稻 香
粟小燕(161C)
你说你想回到1954那年,再喝一次外公泡的稻香茶,再看一眼那时的稻香河。
-----题记
忆起儿时,母亲常常教导我,做人要懂得知足常乐,用她的话来解释这四个字就是 知识足够了就会经常快乐,我曾问过母亲 为什么要这样解释这四个字呢? 话语中带着不可或缺的无知与懵懂。但母亲的回答却让我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也依稀记得她说;因为在我读书的那个时候,有太多太多的人想读书却苦于家境贫困无法上学,所以知识在当时显得极其昂贵,对于这些人来说,读书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啊 !言里尽是无奈与失望,思绪回到多年以后。
现在想想,无奈是因对当初境况的无能为力,而失望是因当初的人有多么的渴望知识现如今的人就有多么的不屑知识吧!
现在许许多多的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抱怨,遇到了一些困难就开始变得脆弱和不堪一击,他们从不会去想着如何去穿过那黎明前的黑暗只会缩在那可笑的龟壳里,他们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的人为了活着!更好的活着而努力地去追逐希望。
如果累了就先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重拾小时候的梦想,再怀揣着初心去走向远方。
恍惚中我好像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稻香河,孤孤单单的稻草人那无知的鸟儿,余下的就是丰收喜悦的人们,一切的一切,一切关于稻香的事物包括稻香河旁的木屋中正在缠着外公泡稻香茶的母亲,那时的她正如多年前的我一样,带着年少的无知懵懂问外公 父亲,什么是知足常乐呢? 外公沉思后说 当你能因一件小事而感到幸福的时候,正如,你现在因喝到了稻香茶所以开心一样。
突然,母亲摇醒了我说 我想回到1954那年
我问为什么?
她说….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我想无论是母亲的知足常乐还是外公的知足常乐,都只不过是我们如何去看待生活。
而在我的眼中知足常乐大概就是稻香了吧,那又何为稻香呢?
我想那一定是我回家后贪婪的吃到的第一口米饭的香味,亦可说成那是幸福的香味,从稻香河深处散发出来的味道,多么令人痴迷与向往啊。
2017年9月28日星期四
稻香 170 唐加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夜幕渐渐降临,深蓝色的天空,带着一抹忧伤。星星爬满了天空,此时的天空就像一个大大的舞台。。绽放着属于她的光辉,一阵微风吹过稻田里的水稻,纷纷弯下了腰。空气中弥漫稻谷的清香。
已是入秋,有些稻谷已经开始泛起一股不同于青涩时的芬芳。他走在稻田两边的小路上看着已经开始微微泛黄的水稻。他轻轻地抚摸着这些稻谷,表情慈祥的像一位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忽然他像看见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发出微微的惊叹声他扑通一声地跳下水田。将一个角落的水稻缓缓地从土里捧了出来,那是一个纤细的水稻,随着风儿摆动摇摇晃晃的,仿佛下一刻,它的腰就会断。他捧着这根水稻走回了家。他拿出一个花盆,把这个水稻放了进去 ,放进水,放进土。从屋里又走出一个人他叫道"爸,你怎么又随意带不良品种的水稻回家它是养不活的"他微微叹口气说"娃!他不是不良品种是罕见的。"见儿子不信他只能叹口气然后默默地把这个花盆带到了角落里,那角落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水稻,无一例都是死的。他放在一旁的空地上给它浇水,就开始在一旁守着它。下暴雨他会把它带进屋里,出大太阳的时候他会把它带在树荫底下给它乘凉,他照顾它比他照顾他儿子还要细心。
渐渐地,渐渐地原来一个瘦小的水稻苗渐渐长成了已经开花的水稻而此时已经是深秋了,外面的稻谷已经被收割。化作一个个金色的谷粒。而那时把它带回来的那个人已经去世了,留下的唯一遗嘱,尽是要把他养了两个月的水稻放回田里,让它生长。小小的水稻又被放回了那个角落,那个他把它带走的角落。而儿子把它放回去后便不再管它。
第二年那个小小的水稻如今已繁殖成一片片的水稻。它散发出来的清香,比任何的稻田都要香,都要浓。它打出来的谷粒比任何的稻田都要大。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时间过境,人已逝。变的是人,不变的是那一抹稻香。
稻香
文/张玉东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
当我看到田园里那满是金灿灿稻谷时,我的烦燥的心情也开始变得平静。到了晚上,如果你在离田园的不远处散步去,你就会听到一个带有节奏而又美妙的声音,这是昆虫发出来的,因为有了这美妙的声音,使原本寂静的夜晚变得热闹起来,而此时的你会发现大自然是多么美妙啊!
但这种情景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到了早晨一把把镰刀在收割者田园里的稻谷,当一棵棵的稻谷倒落时,你会发现原本遍地是金灿灿的田园在慢慢的减少,变成了一个宽广的田地。
稻谷收割完之后,你会闻到田园还有一缕淡淡的稻香。
而这稻香久久不能消散,也使人流连忘返。
也许这就是稻香的魔力吧!
稻香
150班曾行芳
回到乡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春天的百花争艳,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蔬果飘香,冬天的大雪纷飞……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景象,而最珍贵的一刻,往往会藏在心底。
在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前,伸一伸早已疲惫不堪的肩膀,深深的呼吸一下,闻到的,是稻香……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我奔跑在田野间,脚下是湿润粘稠的泥土。田间的小伙伴一起嬉戏打闹,相互追逐,那是多么的美好。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奔跑,乡间的小路是那么宁静与柔和,在萤火虫的带领下,在这路上畅快淋漓的跑着,跳着,那回荡在乡间的歌谣是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所谓的快乐,是赤脚在田野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谁在偷笑呢?我独自一人靠在稻草人上,吹着迎面而来的微风,唱着稻田中的歌谣。
夕阳的余晖映在天空上,伴随着漫山遍野的稻香,向金色稻田的最深处慢慢走去……
稻香
174班 粟佩
八月稻香,纤纤梦绕 ——题记
八月的稻香,飘进我回忆,带我回到奶奶在世的时候。
那时稻田里,一大片一大片金灿灿的稻穗在风中大笑,风儿一碰稻穗就笑弯腰枝。这时我的奶奶迈着矫健的歩伐,来到稻田,撸起袖子,拿着镰刀,弯下腰,一手握住稻苗,一手拿着镰刀干活,反反复复,不曾停止。太阳应照的大地都变得酷热了起来,奶奶的的衣服已经被浸湿,分不清是奶奶的汗水,还是稻田里激起水滴。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中。满意的笑了。然后,带着我把今天的是收成,洒在了天台,然后,讲着那遥远的故事,“盘古开天的时候…”,闻着属于她的专属味道,笑着安然入睡。
她身上的味道淡淡的,像是==稻香,很温暖。
稻香飘过,滑下一滴眼泪。八月的稻穗依旧是金灿灿的,似乎一切都未曾变过。
二、【诗歌园地】
稻香
文/胡远亮 146
微风从山脊略过
轻轻的抚摸脚下的金浪
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淡淡的清香夹着一丝汗水的味道
弯曲的背影挥舞着镰刀
在稻田里翩翩起舞
烈日烧灼着慈祥而又沧桑的背上
面颊上的汗水打湿干涸的泥田
傍晚的乐章续续奏响
晚灯零落的点坠着乡村的每个角落
纯正的稻香弥漫着屋内的每一处
钓引起我的垂涎三尺的唾液
伴着乡间的夜曲
迷人的稻香再次扑鼻而来
稻香
145班邓陆洁
某个阳光肆意流淌的午后,
一首《稻香》抚过耳际,
天上是明朗朗的太阳,
地上全是金灿灿的稻谷,
耳边是虫鸣鸟叫的声音。
来到了这片土地,
成熟的稻谷随着风的节奏跳起了小舞,
一阵淡淡的味道扑鼻而来,
掺杂着有泥土的味道,草的清香。
稻田总赋予人温暖和知足的感觉
也许它本来就是那样耀眼的颜色,
也许是它预示着成熟和丰收,
看到它,
心中总是激荡起点点快乐。
漂泊在外,
每当看到异地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稻田,
想起我的故乡,
那勾起我那浸润着淡淡稻花香的回忆。
不论漂泊到何处,
家乡的稻花香总是萦绕心间,
久久不散……
稻香
文/陈启发
风儿飘过,
只剩一段轻语、一缕稻香。
抬眼望去,
身着金黄色衣裳的舞女——翩翩起舞。
田间小路,
一道影、一个人,
回忆碎片不断涌现。
曾记否,
儿时稻香田间嬉戏,
玩啊,笑啊……
日光下、小路旁,
看翩翩起舞的舞女,
一片金黄,
只留独醉的我,
一缕稻香。
久违的稻香
信辛辛
微风过处
吹过山的峰头至峰角
微风轻轻吹起稻穗的支杆
让稻穗的身体在风中摇拽
稻香风里似说着丰年
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换来田野里的一番秋意昂然的景象
不觉……
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曾记得
儿时的梦……
那时的自己像个童话般的孩子
是那么的快乐
那么的天真
那么的活泼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每当走在田间的小路上
闻着淡淡的稻香
你总是我不能弥回的梦。
微信平台:
★邵阳县作协《红丘陵》微信平台编务编委会名单:
★名誉总编: 邓 杰
★总 编: 黄建明
★名誉主编:刘毅翔、伍培阳
★主 编:夏启平
★执行主编:刘博华
★常务副主编:朱清平、何 伟、唐东风
★副 主 编:邓叶艳、张泽欧、、吕 健、唐平英、蒋楚敏
★责 编:张冬平、刘勇之、王春艳、邓永旺
★特邀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刘少峨、、刘宝田、李争光、肖时汉、张雪珊、刘振华(萧雨风)、张华博、王朝晖、陈阳梅、李晓敏、周晓娟、林汉筠、肖斌伟、邓流沙、肖兴明、彭真平、曾毅、李青松、张幸福、艾华林、唐 轲、杨 恺、周 琼、唐芳磊、黄复兴、唐白甫、陈水平、罗海涛、周志斌、李海河、傅红英、蒋金龙、白 鹭
★编 委:(以入股办刊截止时间先后为序)
刘毅翔、夏启平、刘博华、王春艳、唐平英、艾旺生、杨 芳、刘 卫、蒋楚敏、刘勇之、邓永旺、蒋小波、吕 健、邓叶艳、伍培阳、黎建成、周小军、刘向阳
★投稿邮箱: 743259553@qq
根据《红丘陵》创办以来,支持《红丘陵》工作的亲们,都挂上相应的编辑工作,队伍庞大,凝聚邵阳县作协的精英,打造邵阳县文化品牌,让以后的历史铭记你在《红丘陵》土地上曾耕耘过,曾奋斗过!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如有遗漏请私聊,经作协领导研究再补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