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贵州省版图上一片绿意盎然景象,其中有一抹绿色不仅点缀了春天的贵州,更牵动着400万农民的心——— 这就是茶叶。
又是一年春茶到,来自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贵州春茶总产量预计超过1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30%以上。面对如此大的春茶产量,今年贵州春茶销售情况究竟如何呢?
“清闲爽口,好茶好茶!”“好浓的板栗香,排队这么久也值了!”……3月22日,第28届樱花文化节在北京玉渊潭如期举行,在游人如织的公园内,来自于贵州高原的一缕缕茶香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52岁的兴绪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每年春季到玉渊潭公园喝贵州茶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他告诉记者,自从7年前喝了贵州的都匀毛尖后,就深深地爱上了安全、生态、健康的贵州茶,每年都要购买10多斤。“7年了,跟贵州人有了深厚的感情,跟茶叶的感情更深。”
“仅15天,贵州茶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5.5万元。”多彩黔农(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仁兵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高兴地说:“从2009年开始,今年已是第7个年头,不少北京市民年年都来这里买贵州茶,今年不少人一买就是4、5斤。”
“自从3月10日,第一批春茶抵达北京后,每天都要销售100多斤春茶,今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绝对没问题。”田仁兵自信地说。
在上海丰庄茶城,一家名为百年黔茶的店铺外,一幅“来自云贵高原的、不用洗的干净茶”的标语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名气响了,卖起茶来就更有底气了。”上海黔茶商会会长罗斌告诉记者,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更多的人在上海开起专门销售贵州茶的店面。去年11月,由15家企业组织参加的上海黔茶商会在上海成立,原先以“坐店式”为主要销售方式的企业也开始走出去积极闯市场。
“自从3月2日,第一批贵州春茶在上海上市,立马引起了爱茶人士的疯抢,现在400斤春茶已经销售一空,不到一个月就卖了80多万元。”罗斌介绍,今年由于倒春寒的影响,与贵州茶同品质的浙江龙井、碧螺春都要卖3000多元一斤,质优价廉的贵州茶自然就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加上随着去年贵州茶香广告在央视等媒体的大量播出,贵州茶品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贵州茶在上海、北京热销仅仅是贵州茶在省外销售情况的一个缩影,据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不完全统计,去年,贵州省茶叶消费主要构成比例是:省内销售茶叶8万吨左右,年销售额90亿元;省外市场销售茶叶14万吨左右,年消售额130亿元。其中品牌茶叶销售占比在不断上升,已从2014年15%上升到25%左右。也就是说,贵州茶在省外的销售情况对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今年贵州春茶的销售将会持续高走,增长额至少25%。”在3月2日平塘县召开的“2016贵州茶叶行业社团组织联席会暨春茶产销分析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茶叶专家对我省今年春茶的产销趋势根据调查进行了预估。
“去年一整年,全国茶叶的销售市场都喊吃紧。”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王兴荣说,因为高端产品消费的下滑以及经济原因,茶叶市场在去年一年的销售额相比2014年下滑了35%。
“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贵州绿茶却在北京、上海等市场逆势上扬,销售额不降反升。”王兴荣认为,绿茶销售额上升的原因,跟铁观音和普洱茶市场份额下滑有着不小的关系,“铁观音因为稀土超标导致销售额大打折扣,普洱茶则是因为热度逐渐消失,市场关注度下降所引起的,这两种主流茶类的销售走低,给绿茶的销售市场留下了空间。”
(文字:黎娅茹)
友情链接